2025年中国大输液行业市场规模及竞争格局
大输液是区别于小针与粉针注射剂的输液产品。作为我国医药行业五大类重要制剂之一(片剂、胶囊剂、注射剂、冻干粉针剂、输液剂),是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治疗手段。2015年,卫计委颁布“限抗令”,要求对抗菌药物依据其安全性、疗效、细菌耐药性、价格等因素进行分级管理,而各级医疗机构也被要求严格掌握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的指征。2017年我国大输液产量约为120亿瓶/袋,之后产量持续下降。在外部环境影响消退后,由于基层市场的修复,2022年中国大输液行业产量达到105亿瓶/袋,同比上升2.94%。
按照包装形式,大输液产品主要有玻璃瓶、塑料瓶、非PVC软袋及直立软袋等包装形式。塑料瓶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包装形式,具有轻便、不易碎、易于回收等优点,但也存在易渗透氧气、易吸附药物等缺点,2023年其产量占比达到38.1%;非PVC软袋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包装形式,具有不含邻苯二甲酸盐(DEHP)、不吸附药物、不渗透氧气等优点,但也存在成本高、生产难度大等缺点,2022年非PVC软袋产量占大输液市场总产量比重的32.86%。
本文节选自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《2023年中国大输液行业现状与竞争格局分析,头部厂家市场份额持续提升「图」》,如需获取全文内容,可进入华经情报网搜索查看。
“限抗令”+大输液集采驱动尾部产能出清,头部厂家市场份额持续提升。在限抗令影响终端需求与大输液集采影响产品均价的背景下,年生产量不足1亿瓶/袋的小厂家产能逐步从市场出清,但总体产能缓步扩张。
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6年,公司主要从事大容量注射剂(输液)、小容量注射剂(水针)、注射用无菌粉针、片剂、胶囊剂、颗粒剂、口服液、腹膜透析液等23种剂型药品及抗生素中间体、原料药、医药包材等产品的研发、生产和销售。2023年公司总营收达到214.54亿,分产品来看,输液产品为第一大收入来源,占总营收比重的47.12%。
华经产业研究院研究团队使用桌面研究与定量调查、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,全面客观的剖析大输液行业发展的总体市场容量、产业链、经营特性、盈利能力和商业模式等。科学使用SCP模型、SWOT、PEST、回归分析、SPACE矩阵等研究模型与方法综合分析大输液行业市场环境、产业政策、竞争格局、技术革新、市场风险、行业壁垒、机遇以及挑战等相关因素。根据大输液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,精心研究编制《2025-2031年中国大输液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》,为企业、科研、投资机构等单位投资决策、战略规划、产业研究提供重要参考。